2025年6月20日上午,图书馆特邀中国知网评价中心孙隽讲师,开展 “数智化学术评价支撑平台,助力高校创新服务发展” 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知网学术评价平台的核心功能、多维度应用场景及实操演示,为图书馆全体馆员提供了系统化的数智化服务升级思路,以更好地为学校科研与学科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孙隽讲师首先从学术评价的核心需求出发,全面介绍了知网平台在成果、人才、期刊、机构、学科五大维度的评价功能。其中:成果评价依托中国引文库、学术精要库及图书评价库,不仅可通过查收查验证明论文影响力,还能为图书著作生成学术报告,更引入 AI技术挖掘研究价值点,辅助成果报奖与优秀成果推荐;人才评价基于成果数据,支持学者自主认领成果并生成个人评价报告,为人才引进评估、科研考核提供定量佐证,同时通过 AI构建人才领域画像,助力精准推荐;期刊与机构评价中,平台连续 6年发布国际国内期刊同质等效报告,为高校期刊分类目录遴选提供参考,而机构对标分析功能则帮助图书馆直观呈现各院系及对标高校的科研实力差异;学科评价方面,学科馆员可通过文献计量与大数据分析,挖掘学科发展态势,为学科规划提供数据洞察。
随后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实际数据为案例,从多维度展开平台功能演示。在中国引文库模块,讲师现场演示了文献检索、参考文献网络分析及作者合作关系挖掘功能,直观展示如何通过引证数据定位高影响力研究;借助学术知网工具,针对学校各院系科研成果进行多维度筛选与对标分析,支持数据导出与可视化呈现,为科研绩效评估与馆藏资源优化提供实操路径;此外,还结合医药学院等重点学科的科研需求,展示了基金库在学科规划中的参考价值,以及成果统计工具在规范化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培训结束,馆长周敏强调:本次培训不仅是对技术工具的一次学习,更是对数智化服务思维的一次升级。大家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与探索,开启学术评价与服务创新的数智化新征程,逐步从“资源提供者”向“科研数据赋能者”转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学术支撑。